一、猫咪上厕所的生理特点
猫咪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这一系统在其排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肾脏主要进行过滤和重吸收,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相当于血浆超滤液。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膀胱则主要负责收集尿液,输尿管连接尿道将膀胱内尿液排出体外。
猫咪的祖先是生活在沙漠里的,为了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它们进化出了一些特殊的生理特征。例如,猫咪的肾小管髓袢非常长,髓袢越长,尿液越浓缩,所以猫的尿量少,排出的尿液非常浓稠、异味更大。一般来说,猫24小时的排尿量为100 - 200毫升,尿的密度为1.055克/厘米³。而且猫咪的祖先适应了身体缺水的情况,后代也保留了不喜欢喝水的习惯,这也间接影响了它们的排泄情况。猫咪的粪便形成则与消化系统相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未被吸收的物质经过肠道蠕动等过程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另外,猫咪尿液的成分主要有尿素、尿胆素、尿酸、猫尿氨酸、肌酐、信息素、钠、其他电解质及细菌等。尿液中含有大量的尿素,闻起来有氨的味道,随着进一步分解,会释放甲硫醇,使气味变得更糟。年龄较大的猫咪(肾脏功能降低)和公猫(睾丸激素影响)的尿液会相对更骚一些,猫尿中的猫尿氨酸是猫尿臊臭的直接原因,是构成猫尿独特气味的必要成分,食物中高品质的蛋白质通常富含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会促进猫尿氨酸的合成。
二、猫咪上厕所的行为特点
(一)对厕所位置和环境的偏好
猫咪上厕所时对位置和环境比较挑剔。猫的厕所理想位置与人类相似,需要安静、没人打扰且远离吃饭的地方,如果通风良好就更好了。因为猫咪生性比较胆小,在隐蔽却又不完全封闭的空间里会更有安全感,这样它们既能看到周围的情况,又不至于被困住。例如,在家庭环境中,将猫砂盆放置在角落或者相对独立的小空间内是比较合适的,但这个空间也要方便主人进行清洁。
(二)对猫砂盆和猫砂的选择
猫砂盆的选择
猫咪对猫砂盆的大小、类型有偏好。加拿大兽医大学在2014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猫更喜欢大的厕所。2019年在法国进行的另一项研究也证实了类似的趋势,即猫咪更喜欢大型的有盖马桶。不同类型的猫砂盆各有优缺点,如箱式马桶底部较浅,价格便宜且易于用水清洗,但沙子容易溢出;半圆顶猫厕所安装有壁,猫抓沙时沙不会撒到外面;圆顶猫厕所带有完全保护盖,猫在里面使用安全且沙粒不会散落;除砂马桶(系统厕所)中特殊的猫砂吸收尿液并通过板条形托盘积聚在下面,如果很长时间可以连续使用约2周而无需更换,但便便要单独处理。
猫砂的选择
猫咪对猫砂的材质和气味也有要求。当尝试15种不同类型的猫砂时,猫倾向于选择颗粒更细、硬的猫砂,或者倾向于硅胶猫砂(因为其质地硬)。在气味方面,无味的猫砂更好,因为没有一项调查表明猫咪喜欢有气味的猫砂,有气味的猫砂可能会被猫咪讨厌,因为猫可能无法通过气味识别出厕所,或者浓烈的气味会掩盖它们自己的气味。
(三)上厕所的学习和习惯养成
模仿学习
如果家中有母猫或者其他成年猫,小猫具有模仿学习能力。在1969年进行的一项实验中,有母猫陪玩的小猫在3周内95%能学会排泄。小猫可以通过观察母猫或者其他成年猫上厕所的正确动作来学习,这种模仿学习能力在猫咪的排泄习惯养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是流浪猫,也可以利用本地猫来让其进行模仿学习。
对厕所的记忆和习惯
如果没有可以模仿的对象,主人就需要让猫咪记住厕所的位置。猫咪想上厕所时会有一些特征性的标志,通常在醒来和进食后比较容易观察到,如闻、徘徊、臀部瘙痒、刮地板等。主人要注意这些标志,发现猫咪有上厕所的迹象时将其引导到正确的地方。而且一旦猫咪习惯了某个厕所,就会形成一定的上厕所规律,一般健康的猫咪一天会上三到四次厕所左右,如果上厕所的次数比较少或者排便量减少,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肠道感染等引起的;如果猫咪频繁上厕所,除了病理原因外,也可能是水喝得少导致的。
(四)对脏厕所的反应
猫咪喜欢清洁,如果厕所仍然很脏,它们可能会拒绝在里面小便或排便,从而在完全不同的地方进行排泄。美国密苏里州的雀巢普瑞纳宠物护理公司在201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猫厕所的使用率与是否有使用痕迹和气味有关,最高的使用率是“无使用痕迹的无臭厕所”(超过90%的尿尿|超过70%的大便),最低的使用率是“随处可见带便便的厕所”(小便30%|便便少于10%)。所以为了让猫咪舒适地使用厕所,主人需要及时清理猫砂盆,清除尿液留下的变色或固化部分以及大便,并且消除厕所的气味。
三、猫咪排泄的生理机制
猫咪的排泄生理机制主要涉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
(一)泌尿系统排泄机制
尿液形成过程
如前面所述,在泌尿系统中,尿液的形成始于肾脏。血液进入肾脏后,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这个过程中,除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液中的其他小分子物质如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都能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腔。然后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会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物质就形成了最终的尿液。
尿液排出过程
形成的尿液从肾脏经输尿管流入膀胱,膀胱起到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导,使猫咪产生排尿反射。在排尿反射的作用下,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尿液就从尿道排出体外。
(二)消化系统排泄机制
粪便形成过程
食物进入猫咪的口腔后,经过咀嚼和唾液的初步消化,然后通过食管进入胃。在胃中,食物与胃液混合,进行进一步的消化。接着,食物进入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这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充分消化和吸收。未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会吸收其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使食物残渣逐渐形成粪便。
粪便排出过程
当粪便在大肠内形成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刺激大肠壁上的感受器,引起排便反射。排便反射会使大肠蠕动增强,将粪便推向直肠。直肠内的粪便会进一步刺激直肠壁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传导,使肛门括约肌舒张,粪便就从肛门排出体外。
四、猫咪上厕所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健康因素
泌尿系统疾病
几乎所有的泌尿系统疾病,如猫特发性膀胱炎(Feline Idiopathic Cystitis,FIC)、泌尿系统综合征(Feline Urologic Syndrome,FUS)、下泌尿道疾病(Feline Lower Urinary Tract Disease,FLUTD)等,都可能影响猫咪的上厕所行为。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猫咪尿量变化、排尿疼痛等,从而使猫咪对猫砂盆产生负面联想,进而拒绝使用猫砂盆。例如,当猫咪患有泌尿系统结石时,结石可能会阻塞尿道,导致排尿困难,猫咪可能会频繁地尝试排尿,或者在猫砂盆外排尿。
消化系统疾病
肠胃不适、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也会影响猫咪的排泄行为。如果猫咪消化不良,可能会导致排便次数减少或者粪便性状异常。例如,猫咪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后,可能会出现便秘,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者在排便时表现出痛苦的样子。
其他疾病
部分生殖/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也可能引起猫咪上厕所行为的改变。例如,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肾脏的功能,从而影响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猫咪的排便反射或排尿反射,导致失禁或者无法正常上厕所。
(二)环境因素
猫砂盆相关因素
猫砂盆的大小、清洁程度、摆放位置等都会影响猫咪上厕所的行为。如果猫砂盆太小,猫咪没有足够的空间转身和刨砂,就可能会拒绝使用。猫砂盆太脏,如猫砂长时间未更换,有大量的尿液和粪便堆积,会使猫咪不愿意进入。猫砂盆摆放的位置如果不合适,例如在嘈杂的地方、经常有人走动打扰的地方或者靠近猫咪不喜欢的东西(如电器发出的噪音、有强烈气味的物品等),猫咪也可能不在里面上厕所。
新环境的影响
当猫咪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可能会因为陌生而感到紧张,这种紧张情绪可能会影响它们的排泄行为。例如,猫咪刚到新家时,可能会出现乱尿或者长时间不排便的情况。这是因为它们对新环境中的猫砂盆位置、气味等还不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
多猫环境的影响
在多猫家庭中,如果猫砂盆数量不足,猫咪之间可能会因为争夺猫砂盆而产生压力,从而影响它们的上厕所行为。另外,如果猫咪之间存在领地争端或者关系不和谐,也可能会通过在猫砂盆外排泄来标记领地或者表达不满。
(三)心理因素
焦虑和紧张
猫咪是比较敏感的动物,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或者压力源可能会使它们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进而影响上厕所行为。例如,家里来了新宠物、有不熟悉的客人、家中重新装修或者搬家等情况,都可能让猫咪感到不安。这种焦虑情绪可能会导致猫咪乱尿或者乱便,它们可能会选择在一些隐蔽的角落或者主人的床上、沙发上等地方排泄,以寻求安全感。
标记行为
在自然环境中,猫咪会通过喷尿、堆粪等方式来宣示领地的“主权”或者散布交配信息等。在家养环境下,猫咪也可能会有这种标记行为。例如,未绝育的猫咪在发情期会通过喷尿来吸引异性或者标记自己的领地。这种标记行为与正常的上厕所排泄行为有所不同,标记时猫咪的姿势(如后腿站立且尿时踱步,尾巴笔直;尿液在竖直平面等)和排泄的地点(如墙上、门上、床和沙发靠背等)都有特点,可以与正常上厕所行为区分开来。
(四)饮食因素
食物质量和种类
食物的质量和种类会影响猫咪的消化和排泄。如果猫咪吃的食物不易消化,可能会导致便秘或者腹泻等问题,从而影响排便的频率和粪便的性状。例如,一些廉价的猫粮可能含有大量的谷物,猫咪的消化系统对谷物的消化能力有限,长期食用可能会引起消化问题。而高质量的猫粮,其营养成分更适合猫咪的生理需求,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泄功能。
水分摄入
猫咪的水分摄入情况对其排泄有重要影响。如前面提到,猫咪的祖先适应了缺水环境,本身不太爱喝水,但如果水分摄入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同时也可能使猫咪的排便变得干燥、困难。相反,如果猫咪摄入过多的水分(如某些疾病导致的多饮多尿情况),也会影响其正常的排泄规律。
五、不同品种猫咪上厕所的特点差异
不同品种的猫咪在厕所训练和上厕所习惯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一)品种性格差异对训练的影响
活泼好动型品种
像暹罗猫这样比较活泼好动的品种,可能在厕所训练时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它们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可能会在训练过程中被其他事物吸引而中断训练。例如,在引导暹罗猫到猫砂盆上厕所时,它可能会突然被房间里的一个小昆虫或者移动的物体吸引,跑去玩耍而忘记了上厕所这件事。这种品种的猫咪可能需要主人更有耐心,多次重复训练过程,并且要确保训练环境相对安静,减少干扰因素。
温顺安静型品种
例如英国短毛猫,它们性格温顺安静,通常更容易接受厕所训练。这类猫咪可能会更快地适应新的猫砂盆和猫砂,并且能够比较稳定地按照主人的引导养成上厕所的习惯。它们不太容易因为外界的小干扰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主人的意图。
(二)品种生理特征差异对厕所使用的影响
体型差异
大型品种的猫咪,如缅因猫,由于体型较大,需要更大的猫砂盆空间来转身和舒适地排泄。如果猫砂盆过小,它们可能会感到局促,从而影响上厕所的体验,甚至可能拒绝使用。而小型品种的猫咪,如新加坡猫,相对来说对猫砂盆的空间要求没有那么高,但也需要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正常的排泄动作。
毛发长度差异
长毛品种的猫咪,如波斯猫,它们的毛发比较长,在使用猫砂盆时可能会有毛发被猫砂弄脏或者缠绕的问题。这可能会让它们对猫砂盆产生一些抵触情绪,主人需要更加注意猫砂盆的清洁,并且可能需要选择颗粒较大、不容易附着在毛发上的猫砂。短毛品种的猫咪则相对较少遇到这种问题。
(三)品种的遗传习性差异对厕所偏好的影响
狩猎型品种
像孟加拉豹猫这种具有较强狩猎本能的品种,它们的祖先在野外生存时,排泄行为可能与狩猎和领地保护有关。在家庭环境中,它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相对隐蔽、有安全感的地方作为厕所,并且可能会对猫砂盆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它们可能不喜欢猫砂盆放置在经常有陌生人走动或者有其他宠物干扰的地方。
社交型品种
布偶猫是比较社交化的品种,它们可能更容易受到主人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主人对猫砂盆的清洁和维护比较用心,布偶猫可能会更积极地使用猫砂盆。而且它们可能更愿意在主人经常活动的区域附近设置猫砂盆,因为它们喜欢与主人保持一定的联系,而不是像一些比较独立的品种那样,喜欢将厕所设置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地方。